車貸信貸雲林元長車貸信貸聞

人民日報:二孩生還是不生 這是個問題



二孩:生還是不生,這是個問題(青春熱線)

劉維濤 李亞鴿 張 毅
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5年11月10日 19 版)

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,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。二青年創業貸款率利最低銀行2016孩政策全面放開,如驚雷般炸響在普通人的生活中,朋友圈“遭遇”刷屏,見面寒暄總要問一句,生還是不生?

政策的受益人群,的確陷入瞭糾結。生還是不生,還真是個問題。據國傢衛生計生委發佈的數據,截至今年8月底,我國1100多萬對符合單獨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中,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有169萬對,占比僅為15.4%。

那麼全面二孩的政策鼓勵,能不能形成效應,讓糾結的70後、80後們作出這個有些艱難的人生決定?

70後:令人糾結的末班車

青島的李想在得知政策的一瞬間,的確心動瞭,最近一直在和傢人商量這件事。促使她考慮生二胎的,是老人和孩子。她是名70後,傢裡老大已上初中,正在“鬧獨立”,不喜歡老人跟在屁股後面。所以習慣瞭天倫之樂的老人有些失落,鼓勵她和丈夫再要一個。

李想很孝順,但考慮老人的心理,隻是一個因素。她說,“其實也是想再給自己一個機會讓你省更多急借現金,第一次養孩子沒有經驗,有很多缺憾,希望再有一次機會。”

但身為事業關鍵期的職場女性,興奮之餘便陷入瞭糾結。

首先是接近40歲的年齡讓她有些發怵,身體狀況能不能搭上這趟末班車?李想倒是個行動派,她懷著忐忑的心去醫院咨詢醫生,卻遇到瞭不少同類——處在尷尬的年齡,要考慮傢庭的需要,甚至有的是因為第一胎是女兒,傢裡給壓力,希望再生個兒子。醫生給的建議也都差不多:高齡產婦二胎需要謹慎,現在要孩子並發癥風險會增加。

接著想到的是孩子的教育。老大馬上升高中,這一路走來,李想感覺操心最多的還是教育問題。“當然要傾盡所能,給孩子最好的教育,但最好的教育,並非金錢能解決,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。”事業正在爬坡期的李想甚至不得不面臨這樣的選擇:“要孩子還是要事業?”

更重要的是教育資源並不充足,比如讓很多傢庭都頭疼的“入托難”。單位裡的年輕同事經常跟李想抱怨,由於幼兒園數量有限,優質的幼兒園更是不夠用,很多達到年齡的孩子卻遲遲入不瞭園,每年幼兒園的報名處就像臨近春運的售票口一樣。

李想覺得,要讓70後的女性在考慮要二胎的時候,多一分信心,少一分顧慮,公共資源應該更給力一些。

最後想到的才是自己。李想想起老大剛出生時的忙亂,每天在孩子的哭聲中起床,又伴隨著孩子吵鬧中睡去。正是愛美的年紀,由於缺乏經驗,又無老人幫忙,“整天蓬頭垢面,渾身上下都是孩子的味道,有的時候甚至都不想照鏡子,出門走路都是低著頭,刻意不去直視別人的眼睛。”再次回到那樣的生活,的確需要勇氣。

但是,與各種現實考量相比,李想更傾向於以愛的名義生個“老二”。畢竟生孩子這種事情,不得不考慮現實壓力,卻並不是尋常壓力能夠阻止的,也不能單純從功利角度考慮問題。“別的都不考慮,單從孩子角度看,就應該給他添一個弟弟或妹妹,現在的孩子太孤獨瞭。”李想說。

80後:“生”與“升”的選擇

85後王莉倒是很堅決,她覺得自己不太可能會生第二胎。

王莉說,單獨二孩放開以後,她和丈夫還挺羨慕身邊符合條件的朋友,但真正有機會瞭,細想一下,還是不能生。

主要是現實的考量,王莉在一傢國企工作,正處於事業的發展期。“對於女性而言,30歲到40歲之間是職業發展的黃金期,當然也是生育二胎的黃金期,如果選擇二胎很可能意味著要放棄一些機會。”王莉很清醒。

王莉顧慮的不僅僅是產假對工作造成的“真空期”和懷孕期間各種瑣碎的事,還有生完孩子後要面臨“帶兩個孩子的困難。”雖然5歲女兒有退休在傢的父母幫忙照顧,但還是少不瞭操心,“有時候覺得力不從心,更何況生完孩子,至少兩歲之前是離不開媽媽的。” 王莉說。

4年磨練,王莉已經算得上是單位的骨幹瞭,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正是為單位創造價值的時候,日程裡寫滿瞭繁忙,“早上7點多出門,晚上7點才能到傢!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,生瞭二娃,沒時間陪伴孩子,心裡會很愧疚;又不甘心做全職媽媽,畢竟研究生畢業,我也希望能實現一些人生價值。”王莉有些無奈。

除瞭職業發展的顧慮,最“頭大”的就是經濟因素。作為“京一代”傢庭要二孩自然要慎重一些。王莉一傢五口住在北京四環的6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,如果考慮二胎,不可避免的話題是換一套大些的房子,“五環外的房價都不一定承擔得瞭,況且通勤的壓力也來瞭。”

其次是教育成本的問題,剛上小學的女兒讓王莉關註到瞭這個問題,“女兒上的是公立幼兒園,每月花費1300元,另外還有鋼琴班、美術班、舞蹈班、英語輔導班等興趣班每年需要支出27000元以上,僅女兒教育一項每年支出就要三四萬,加上每月1萬多的房貸和生活、醫療成本,目前還能承受,如果再加一個孩子,難免對生活質量和大女兒的培養造成影響,我覺得對工薪傢庭來說,要‘二娃’壓力真不小。”王莉一口氣報出瞭傢庭賬本。

“不少國傢有社會撫養費等舉措,從經濟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給予幫助。”王莉說,“雖然我知道國內短期內實現不太可能,但要真正讓政策達到預期效果,應該在社會撫養待遇方面能有所提高。”王莉說。

專傢:公共服務必須到位

糾結、觀望是不少適齡年輕人現在的心態,讓她們猶豫不決的,正是痛點所在——公共服務缺乏。

“現在的社會資源供給和運行機制,是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,主要是適應一個傢庭一個娃的傢庭結構。”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杜潔說。她認為,要真正發揮政策的效能,還要調配好公共資源,讓年輕人生娃的同時,能夠不影響傢庭生活質量、不影響自我職業規劃。

杜潔認為,從公共政策角度,要解決好公共服務的幾個關鍵點,讓年輕人真正自由選擇,而不是受到外在環境資源的制約,作出不得已的選擇。

首先是把生育保險制度完善起來,盡管法律法規均有明確規定,但執行層面的現狀卻不盡如人意。在一些私營企業,年輕女性生孩子期間很難拿到基本的津貼,“如今政策環境發生變化,如果是出於鼓勵女性生育的角度,就應該真正把這項保障舉措落到實處,讓生孩子這件事情,盡可能地不影響傢庭的生活質量。”

其次是大力發展公共托幼事業,杜潔認為,托幼產業應該有更明確的政策支持,就像養老產業一樣,不僅在量上要有擴張,質上也要有明顯的提升,以減輕年輕夫婦生育二孩的時間成本和教育成本。“比如1—3歲孩子的托管服務,我們面前基本是空白。”

第三個政策關鍵點是消除就業領域的性別歧視。“如果因為生孩子這件事情,女性在就業上遭遇歧視,處於弱勢地位,那她們的生育積極性將大受影響。”杜潔說,“事實上,這樣的事情正在發生。”杜潔曾經跟蹤研究單獨二孩放開後對女性就業的影響,發現很多企業因為擔心用人成本升高,已經開始為女性就業設置隱形障礙。

“必須加大勞動力市場的監管,管控好、消除好各種顯性和隱性的性別歧視。”杜潔呼籲,她認為,女性生育孩子也是一種勞動,其部分成本也應由社會共擔,“如果因此而歧視女性,至少說明我們社會的文明程度仍需提高。”(來源:人民日報)

新聞來源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20151110/084923724955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cqk8os44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